寫「娛樂雜誌色情化」那篇文章的時候,曾說有機會再探討一下傳媒低俗化這個問題。觀乎近日有關「魔警」的報導,又激起筆者對這個題目的興趣。

傳媒低俗化是一個世界潮流,可是香港的情況卻特別嚴重:所有的暢銷大報和周刊只有一種風格,就是一窩蜂炒作一些只有娛樂性的事件或議題、一開始即判定忠奸、以揭秘挖瘡疤的手法大肆渲染、不再講求道德公義、銷量高者為王、圖片影像第一、文字只是點綴。這種風氣之下再沒有時事新聞,因為一切均以娛樂新聞的手法採訪和報導,記者不再是無冕天使,大部份淪為「狗仔」、甚至過街老鼠(有些記者寫出來的東西的污穢程度,絕對比老鼠更令人討厭)。

故事應該由《蘋果日報》在一九九五年面世開始。整個傳媒生態被蘋果的嘩眾取寵式的報導手法,簡潔、富色彩的排版,以及雜誌式的多元化副刊衝激至潰不成軍;多份報章隨後結業,剩下的也緊跟蘋果的風格。現時尚存的報章除了《信報》外,連一向以知識份子為對象的《明報》也越來越守不住底線。

《蘋果日報》的老闆黎智英亦懂得利用港人的恐共心理,把自己包裝成民主鬥士,毫不忌諱地在其報刊中表達政治立場。這種完全違反政治中立守則的編採方針,亦漸漸成為傳媒的主流,以致現在要在報章以外的媒介才能解讀左中右各方的意見。以一盤生意來說,黎智英是成功的,因《蘋果日報》長期穩佔銷量首二位,而他旗下的幾本刊物也是極之暢銷。可是他也令整個文字媒體急速低俗化,現時想讀一些高水平的報刊已是非常困難。

針對傳媒的社會學理論有不少,比較基本的幾個筆者在「免費報章」一文已經介紹過,這裡不再重覆。用日常語言來說,其實離不開:「有這樣的傳媒,才有這樣的讀者」和「有這樣的讀者,就有這樣的傳媒」兩大類。筆者亦曾說明這兩個理論架構均不能真確地描劃事實真象,因為傳播媒體和受眾永遠是一個互動關係,不是任何一方可以把方向盤抓到底。筆者傾向接受媒體有較大力量去影響讀者這個說法,下文亦會集中分析香港人特別容易接受低檔次報刊的原因。

殖民地時代的香港,是「借來的地方、借來的時間」,以大多數移民到此的人來說,香港只是「搵錢」的地方。劉兆佳教授曾以「功利家庭主義」(即以功利主義及遵循中國人家庭倫理的方式處事)描述香港人的心態和處事方式;短視、不問政治、凡事以金錢衡量成效等,均是眾所周知的殖民地港人特性。在這種土壤下高等文化從來沒有發展所需的養份,因沒有人會把金錢、時間和青春投資在回報低的藝術/文化事業之上。在缺乏選擇下,香港人的口味一直停留在草根文化的水平。

隨後土生土長的中產階級日漸壯大,有閒階級越來越多,對生活質數的要求亦相對提高;可是他們既承接了上一代的品味,亦故步自封地認為「香港乜都有」(香港甚麼也有),反而孕育出一種封閉的「大香港主義」- 電台不再播外語歌曲,報章的外聞版亦只刊登花邊新聞,國際化都會越來越空洞化。在這種背景下,香港成為一個品味單一的城市,草根味道越強越多人喜歡(左麟右李/許冠傑演唱會、八卦娛樂雜誌當道),小眾文化的活力比一般已發展國家甚至台灣都要差。大學畢業生自我感覺良好,但他們其實對中外社會政治毫無認識,日常讀得最多的是《一本便利》和《忽然一週》。他們投身傳播媒介後便把他們在蘋果/便利所學的進一步發揮,在惡性循環下把媒體的水平急速拖垮,現在已經接近無可救藥的地步。

在影像圖像當道,一切只求即時刺激的e世代,文字密麻麻的刊物已經不能吸引人去閱讀。筆者亦不是食古不化的老八股,只是希望「揚惡隱善」的風氣不要再蔓延下去而已。可是要求大家罷買超低俗的刊物,偶然支持一下有堅持有原則的報刊雜誌,大概也不是容易辦到的事。

回目錄

~ 完 ~
(31/3/06)

 

All rights reserved www.carjaswong.com 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