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 聲
All rights reserved www.carjaswong.com 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

這是另一個hkfoodie的好介紹。看了他的網誌才知道這家由海都員工「自立門戶」的酒樓,而一向喜歡海都點心的我們當然極有興趣試它一試。

酒樓開在灣仔駱克道近謝菲道的一間大廈的一樓,若非知道地址一定不會自行摸上門來。酒樓的樓面不算大,大概是星期天的緣故,檯排得頗密,幸好我們訂的檯是在一間廂房內,空間稍為多一點,但鄰桌的人客入座時也碰了我的椅背。

除此之外其他諸如七彩的點心紙,侍應的制服等都非常有海都的色彩,我甚至認得一兩位前海都的僱員。點心的款式比海都多,有很多款我們喜歡吃的東西,傷了一輪腦筋作出取捨後,決定點了在海都、甚至很多其他酒樓也很少提供的鴨下巴和牛雜,另外要了這裡人手一只的脆皮叉燒餐包和我最愛的雞扎。

等了好一會點心才上桌,廚房的速度真是慢得可以。先來脆皮叉燒餐包,還是溫熱的叉燒餐包很美味,餡料和醬汁都做得好,最精彩的是包面的脆皮,有點像墨西哥包的那種製法,鬆化得來咬下去又不會龜裂和掉下來。
接著吃鴨下巴,這是鴨頭下截、嘴連舌及一小截頸的部份,很少中菜館會賣這個,而我上次吃是在專賣懷舊點心的大喜慶。富聲的做法是塗上叉燒醬紅燒,結果是比較乾身,比不上大喜慶用鹵水浸那麼好吃。
雞扎則一反傳統,一碟有三件,除了不可少的雞件、魚肚和腐皮外,這裡用上了大蔥和海參。典型的雞扎味道,唯一要彈是海參弄得不夠腍。
是日的大驚喜是蘿蔔牛雜。原煲上的牛雜,被濃濃的鹵水汁燜至極之入味;最重要是牛雜款款有齊,除肺、腸、肚等之外,連一向少有的牛膀也有好幾件,不像一般酒樓般放幾件金錢肚便稱之為牛雜。雖然賣五十多元一鍋,但吃得令人感動。

最後追加了馬拉榚作甜品,又等了十五分鐘才上桌。馬拉榚蒸得鬆化,亦不會過甜,製法非常正宗。

由此可見這裡的師傅是有心和有功夫去做一些好的點心去奉客的,在妖邪味和怪形點心當道的今天,實在非常難得。這裡將會成為我的點心新貴。

補充一句,富聲的點心和海都一樣,數量是可以自訂的,兩人來不想吃三個叉燒餐包的話,可以要兩個,也可以蝦餃燒賣各要兩只。

推介食肆 - 中式食肆

富聲

地址 :
灣仔駱克道353號三湘大廈一樓
電話 :
2893-0881
消費 :
每人 $70 - 150

自從上次來吃過一次後,對這裡的點心念念不忘;這天星期六不用上班,又和Carmen來光顧了。

十一時正剛開市我們便來到。接待處沒有人,收銀員則和我們一同乘電梯上來,這裡的紀律比海都差得遠。這次主要試上次沒吃過的點心 - 美味的牛雜例外,因為實在很難忍得住不再吃。其餘要了叉燒包、蝦餃燒賣(各兩只)、XO醬煎腸粉和灌湯餃。

Carmen吃叉燒包的口味比我傳統,她愛吃正常(蒸)的製法。我雖然很喜歡吃這裡的酥皮叉燒包,不過試一試傳統製法也好。結果沒有令人失望,外皮厚薄適中兼鬆軟,而蠔汁和叉燒的製法和酥皮版一樣好吃。
上文說過在富聲每款點心的數量是可以更改的,為了多吃一款,我們便要了蝦餃燒賣各半份。蝦餃(忘了拍照)的表皮夠晶瑩剔透,但蝦還是太大隻,始終跳不出港式點心的巢臼。反而是燒賣有驚喜,居然在上面放上青豆及一點蟹黃,而內裡則是全豬肉,並沒有像其他酒樓那樣放上帶子及蝦,把燒賣弄至不倫不類。若然豬肉再帶多點肥肉便滿分了,肉太瘦始終不夠香。

牛雜上文介紹過,此處不重覆了。XO醬煎腸粉是海都的有名點心,這裡當然有售。剛上桌嗅著很香,但XO醬的用料和煎的功力明顯差了一截,可謂只得其形,不得其髓。XO醬也過辣了,吃得我頭皮直冒汗。

最後來的灌湯餃弄得不錯,高湯夠香甜,餃皮和餡料都好吃,魚翅不算多但起碼不是只有幾條翅針。

這次雖沒有上次那種驚喜,不過也沒叫人失望,下次要吃點心大概還會再來。

按此看晚飯篇